化學實驗室安全是確保實驗人員安全、防止環(huán)境污染和保障實驗順利進行的重要方面。以下是對常見化學實驗室安全的詳細闡述:
?
### 一、常見安全隱患
?
1. **割傷**:大部分割傷事故是在切割玻璃管或裝置儀器時不符合操作規(guī)程而發(fā)生的。
2. **燒傷**:化學實驗室內燒傷事故往往是由于接觸劇烈、劇冷的物體或強腐蝕性的化學藥品而引起的,也可能是直接為火焰或爆炸物所傷。
3. **火災**:實驗室內存放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,如白磷、酒精等,若操作不當或存儲不當,極易引發(fā)火災。
4. **中毒**:化學藥品大多數(shù)是有毒的,若長時間吸入或接觸有毒氣體、液體,可能導致中毒事故。
?
### 二、安全防范措施
?
1. **防割傷**:
?
* 切割玻璃管和玻璃棒時不可用力過猛,折斷較粗的玻璃管時要用布包好后再用力,玻璃管和玻璃棒的斷裂面很鋒利,容易割破皮膚,必須把斷裂面燒熔使它變得光滑才能使用。
* 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時,要選擇適當大小的孔徑,插入時一般用左手握住橡皮管或塞子的一端,右手握住玻璃管離插入一端約3厘米處,邊旋轉邊插入,必要時可蘸一些水使它潤濕,以減少摩擦,容易滑動。切不可用力過猛,以防玻璃管折斷而割傷手掌。
* 使用鉆孔器時,應該把塞子放在木塊上操作,切不可用手握住塞子的另一端,以防割傷。
* 使用玻璃儀器前,要先檢查是否有破損,以免裝置儀器時發(fā)生割傷事故。
* 裝置玻璃儀器時,鐵夾上要包以橡皮墊。
?
2. **防燒傷**:
?
* 實驗時謹慎從事,細心處理,切勿使過冷過熱的物體和身體接觸。
* 不直接用手取用化學藥品,取用危險藥品時要先帶上橡皮手套。
* 燒傷后要先檢查燒傷情況,皮膚紅腫發(fā)痛的輕傷,一般可以用冷水沖洗,或使傷部分浸在不斷更換的冷水中以減少疼痛。如果燒傷部分已經(jīng)起泡或發(fā)棕黑色等現(xiàn)象,只可用干的消毒紗布敷貼傷處,以防感染,并立即就醫(yī)治療。
?
3. **防火**:
?
* 妥善保管各種可燃物,儲藏、搬運和使用要予足夠重視。
* 實驗室內要保持整潔,地面、屋角不要堆積污物,廢液缸應該要及時處理。
* 可燃物與氧化劑必須隔離放置,要經(jīng)常檢查儲藏藥品的包裝,如有損漏應立即處理,對強氧化劑如氯化鉀、過氧化鈉、濃硝酸等尤為要注意,它們跟易燃物接觸容易引起燃燒。
* 易揮發(fā)的可燃物質如汽油、乙醚、酒精等要分開存放,必須嚴密不漏氣,以防它們的蒸汽逸散,遇火燃燒。
* 實驗室內嚴禁吸煙,并要防止遺留火種。注意檢修電器設備,防止發(fā)生火花或因短路、接觸不良、超過負荷等原因引起線路發(fā)熱而起火。
* 實驗室內必須備有滅火設備,如沙箱、沙袋、滅火器、棉毯、石棉布等。這些用品應存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。
?
4. **防中毒**:
?
* 實驗室內應有良好的通風設備,使空氣暢通。做有毒氣體或有煙霧產(chǎn)生的實驗應盡可能在通風櫥內進行。
* 禁止在實驗室內存放事物或進食,不準用實驗儀器盛放食物,也不準用燒杯盛水喝。
* 有毒物質不準倒入水槽,要倒在專設的廢液缸里,經(jīng)過處理后才可傾棄。
* 皮膚上如有破傷應包扎好,注意不能接觸有毒試劑,否則毒物會經(jīng)傷口而侵入體內。
?
### 三、安全管理制度
?
1. 實驗室應保持安靜,自覺遵守紀律,按班級有秩序地入座,不經(jīng)教師允許不得擅自擺弄教學儀器、藥品和模型標本等教學設備。
2. 做實驗前,要認真檢查所有儀器、藥品是否完好、齊全,如有缺損應及時向教師報告,予以調整補齊,未經(jīng)教師宣布開始不得擅自進行實驗。
3. 實驗藥品不得入口,取用有毒藥品更要小心,不得接觸傷口。實驗時所產(chǎn)生的有毒或腐蝕性廢物、污水等要妥善排出或集中深埋,嚴格按環(huán)保部門規(guī)定處理,嚴禁隨地拋棄。
4. 實驗完畢后,要認真清點整理好教學儀器、藥品及其它設備,玻璃儀器要刷洗干凈,擺放整齊,并向教師詢問儀器、藥品禁止使用情況及問題,經(jīng)教師或實驗教師驗收并得到允許后,再放好桌凳關閉門窗,方可離開實驗室。
5. 實驗室內的儀器、藥品、模型標本和其他設備未經(jīng)實驗教師許可不準帶出實驗室。
6. 熟悉滅火器材、砂箱以及校醫(yī)藥箱等的放置地點和使用方法,安全用具要妥善保管。
?
綜上所述,化學實驗室安全需要實驗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和安全管理制度,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,以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和順利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