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(huán)氧乙烷是一種有毒的易燃氣體,對人體和環(huán)境具有較大的危害性。在生產、儲存、運輸過程中,容易產生廢液,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嚴重的污染。
因此,在使用環(huán)氧乙烷時,需要使用廢液回收工作站,對產生的廢液進行收集、處理、分離和回收,以減少廢液的排放量和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
廢液回收工作站能夠有效地過濾和分離廢液中的有害物質,減少有害物質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,確保廢液回收的安全性和可持續(xù)性。因此,在使用環(huán)氧乙烷時,廢液回收工作站應該是必不可少的設備。
環(huán)氧乙烷;氧化乙烯;氧丙環(huán);惡烷;epoxyethane;ethylene oxide
國標編號 21039 CAS號 75-21-8 分子式 C2H4O;CH2CH2O 分子量 44.05
無色氣體;蒸汽壓:145.91kPa/20℃;閃點:<-17.8℃/開杯;熔點-112.2℃;沸點10.4℃;溶解性:易溶于水、多數有機溶劑;密度:相對密度(水=1)0.87;相對密度(空氣=1)1.52;穩(wěn)定性:不穩(wěn)定;危險標記:4(易燃氣體);主要用途:用于制造乙二醇、表面活性劑、洗滌劑、增塑劑以及樹脂等
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易燃氣化低溫時是無色易流動液體。有乙醚氣味,高濃度有刺激臭味。具有溫和麻醉性。密度0.8711g/cm3。熔點-111.3℃。沸點10.73℃。粘度0.03Pas。閃點<-17.78℃(開杯)。自燃點429℃。 爆炸極限3.0-100%。易溶于水和有機溶劑,能還原硝酸銀。化學性質非?;顫?,能和許多化合物起加成反應。久儲會起聚合反應。易燃,遇高溫、明火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??諝庵凶罡呷菰S濃度0.00l g/m3。有毒。 應用 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之一。用于制造乙二醇、合成洗滌劑、乳化劑、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、抗凍劑、增塑劑、潤滑劑、殺蟲劑以及用作倉庫熏蒸劑。
2.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: 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徑:吸入、經皮吸收。 健康危害: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、刺激劑和原漿毒物。 急性中毒:患者有劇烈的搏動性頭痛、頭暈、惡心和嘔吐、流淚、嗆咳、胸悶、呼吸困難;重者全身肌肉顫動、言語障礙、共濟失調、出汗、神志不清,以致昏迷。尚可見心肌損害和肝功能異常。搶救恢復后可有短暫精神失常,遲發(fā)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樞性偏癱。皮膚接觸迅速發(fā)生紅腫,數小時后起皰,反復接觸可致敏。液體濺入眼內,可致角膜灼傷。 慢性影響:長期少量接觸,可見有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。
二、毒理學資料及環(huán)境行為
毒性:屬中等毒類。 急性毒性:LD50330mg/kg(大鼠經口);LC502631.6mg/m3×4小時(大鼠吸入);人吸入250ppm×60分鐘,嚴重中毒;人吸入100ppm,出現有害癥狀;人吸入>10ppm,不安全。 刺激性:家兔經眼:18mg(6小時),中度刺激。人經皮:1%,7秒,皮膚刺激。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:大鼠吸入0.64g/m3,7小時/次,7次后出現繼發(fā)性肺感染,引起死亡。而小鼠出現中度體重降低,嚴重肺損害。
致突變性微粒體誘變:鼠傷寒沙門氏菌20ppm,微生物致突變:啤酒酵母菌25mmol/L。姊妹染色單體交換:人淋巴細胞4pph。 生殖毒性: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(TCL0):3600μg/m3,24小時(60天,雄性),影響睪丸、附睪和輸精管。致植入前的死亡率升高。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(TCL0):150ppm(7小時,孕7-16天用藥),致胚胎毒性,致顱面部發(fā)育異常,致肌肉骨骼發(fā)育異常。 致癌性:IARC致癌性評論:人類致癌物。
危險特性: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范圍廣闊的爆炸性混合物。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。若遇高熱可發(fā)生劇烈分解,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。接觸堿金屬、氫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劑如鐵、錫和鋁的無水氯化物及鐵和鋁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熱,并可能引起爆炸。其中蒸氣比空氣重,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,遇明火會引著回燃。 燃燒(分解)產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3.現場應急監(jiān)測方法: 便攜式氣相色譜法;氣體檢測管法 氣體速測管(德國德爾格公司產品)
4.實驗室監(jiān)測方法: 氣相色譜法《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測定方法》(第二版),杭士平主編 變色酸比色法《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測定方法》(第二版),杭士平主編
5.環(huán)境標準: 中國(TJ36-79)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5mg/m3 前蘇聯(1975) 居民區(qū)大氣中有害物最大允許濃度 0.03mg/m3(晝夜均值)
6.應急處理處置方法:
一、泄漏應急處理
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上風處,并立即隔離150米,嚴格限制出入。切斷火源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護服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用工業(yè)覆蓋層或吸附/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,防止氣體進入。合理通風,加速擴散。噴霧狀水稀釋、溶解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。如有可能,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。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,修復、檢驗后再用。 廢棄物處置方法:不含過氧化物的廢料液經濃縮后,在控制的速度下燃燒。含過氧化物的廢料經濃縮后,在安全距離外敞口燃燒。
二、防護措施
呼吸系統防護:空氣中濃度超標時,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。緊急事態(tài)搶救或撤離時,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。 眼睛防護: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。 身體防護:穿防靜電工作服。 手防護:戴橡膠手套。 其它:工作現場嚴禁吸煙。工作畢,淋浴更衣。注意個人清潔衛(wèi)生。
三、急救措施
皮膚接觸: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,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,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 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 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呼吸心跳停止時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。 食入:誤服者立即漱口,飲牛奶或蛋清。就醫(yī)。
滅火方法:切斷氣源。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,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。噴水冷卻容器,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。滅火劑:霧狀水、抗溶性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。